仪器搜索
BY PRODUCT
  • ·  微波
  • ·  常压微波   ·  压力微波   ·  平行微波
  • ·  超声波 ·低温超声波
  • ·  紫外光
  • ·  微波超声波协同
  • ·  微波超声波紫外光协同
BY FUCTION
  • ·  微波加热  ·  常压合成  ·  常压催化  ·  常压萃取
  • ·  样品前处理   ·  微波消解
  • ·  土壤消解   ·  动植物消解
  • ·  高压合成   ·  高压平行合成
  • ·  微波水热   ·  超声波萃取    ·  紫外光催化
BY APPLICATION
  • ·  固相合成  ·  有机合成  ·  离子液体合成
  • ·  人工有机化合物降解
  • ·  天然产物提取/萃取/纯化
  • ·  纳米材料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电场材料

河北祥鹄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微波辅助快速合成石墨烯负载的单原子金属

浏览量
【摘要】:
方便、快速和一般策略合成一系列嵌入氮掺杂石墨烯中单分散原子过渡金属(例如Co,Ni,Cu),用二秒微波加热胺官能化的氧化石墨烯和金属盐的混合物的方法。微波加热这个简单的步骤能够同时诱导氧化石墨烯的还原、掺杂氮以及金属原子在石墨烯晶格中的掺入。
摘要
  石墨烯负载的单原子金属(G-SAMs)由于具有卓越的催化、电子和磁性,近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

  开发具有单分散金属原子的G-SAMs有效的合成方法,对于探索它们的基本属性和潜在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报道了一个方便、快速和一般策略合成一系列嵌入氮掺杂石墨烯中单分散原子过渡金属(例如CoNiCu),用二秒微波加热胺官能化的氧化石墨烯和金属盐的混合物的方法。

  微波加热这个简单的步骤能够同时诱导氧化石墨烯的还原、掺杂氮以及金属原子在石墨烯晶格中的掺入。快速微波工艺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金属扩散和聚集,确保石墨烯晶格中的独特单金属原子分散。

  电化学研究表明:石墨烯负载的Co原子可以作为高活性电催化剂用于析氢反应。 这种微波辅助方法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负载金属原子,适用于各种广泛的应用。

 

详情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段镶锋课题组、黄昱课题组以及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的Imran Shakir课题组提出了采用微波加热技术来快速(2秒)制备多种石墨烯负载的单原子(包括钴、铜、镍等金属)。

研究人员首先将金属盐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混合,利用金属离子与氨基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将金属离子均匀分布于氧化石墨烯片层表面,然后将经干燥处理后的混合物置于家用微波炉中,在1000 W下加热2 s;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石墨烯吸收微波而被激发,瞬间产生高温,以一步法同时实现石墨烯的还原、氮元素的掺杂以及金属原子在石墨烯晶格中的嵌入。

 

 

  微信图片_20181207092534.jpg

1中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图谱(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结构表征显示,微波处理有效地去除了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基团,同时减少了石墨烯表面的缺陷,并实现了氮元素的掺杂。

微信图片_20181207092808.jpg

 

图2. 石墨烯负载钴单原子的形貌及原子结构表征

球差矫正电镜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图2)显示,钴金属以单原子形式均匀分布于石墨烯基片上,且化合价态为≈+1。研究发现,以微波法合成的金属单原子相比于经传统热解法合成的石墨烯负载MN4C4型单原子(Nat. Catal., 2018, 1, 63)的周边配位环境更加无序化,缺陷程度更高。

 微信图片_20181207092849.jpg

图3. 石墨烯负载镍、铜单原子的原子结构表征

除了石墨烯负载钴单原子之外,研究者还将微波加热法进行了拓展,成功合成了石墨烯负载镍单原子和铜单原子(3),证明了该方法的普适性。

 微信图片_20181207092937.jpg

图4. 石墨烯负载钴原子作为高效析氢催化剂

电化学测试表明,石墨烯负载钴原子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产氢(HER)活性,其初始过电位趋近于0 mVTafel斜率为80 mVdec-1(图4)。同时,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结论
 利用微波加热法,开发了一种快速、高效、简单且具有普适性的石墨烯负载单原子合成方法,为石墨烯负载单原子在催化领域以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探索提供了有效的合成途径。

 

背景
  Microwave‐Assisted Rapid Synthesis of Graphene‐Supported Single Atomic Metals Adv. Mater., 2018, 30, 1802146, DOI: 10.1002/adma.201802146.

发表于《先进材料》2018, 30, 1802146   SCI 影响因子 21.95

返回顶部
返回
邮箱